从整理音乐说起
最近半年,将自己的音乐专辑库重新下载与整理了一遍。
事情的起因,是去年 12 月 24 日晚上,由于手抖误操作,导致移动硬盘里的音乐专辑全部丢失,除了一小部分常听的专辑存了一份在电脑里,其他全都丢了。说多嘛,其实也不到 1000 个,跟很多人比起来还是小巫,但那一瞬间,头脑几乎空白,毕竟这是从高中开始、十多年的收藏。
不过情绪很快就调整回来了,那就重新下载与整理吧。其实因为之前用的 windows 系统,有些 meta 数据的编码会与 mac 不一样、会出现乱码,所以之前就想过重新整理一遍,只因太懒而搁置。这可以说是一次大破大立的契机吧(说 ji 就说 ba……)。
可能熟悉的人知道,对于音乐专辑,我会按「艺术家 – 年份 – 专辑名」来建文件夹,而每张专辑的 meta 数据也会编得很整齐、一律添加清晰的正方形封面。上次(也就是第一次)大整理是在 2012 年,当时写了一篇日志来着,那次仅用了四天,集中精力且高强度地做了一番整理。
不过这次 RP 就没那么好了。首先专辑收藏量涨了好几百个,其次因为是丢失,所以一点基础都没有了,要重新寻找下载、再作整理,加上现在也不像大学时代那么有空,光是上班就耗掉了所有精力,所以前前后后磨了半年,终于在 5 月 30 号这天,完成。
整个过程虽然操作起来很繁琐,但说起来就是很简单的「逐个击破」四个字,这里要感谢豆瓣让我标记了听过的音乐,也要感谢淘宝让我买到了找不到下载的专辑。
然后来说说这种「整理」行为吧。
印象中最早掀起这种「整理」思维热潮的,应该是《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》这本书,评价不错,但当年看完后觉得很一般,后来想想可能是这本入门级的书已经不适合我看。而「整理」这个行为(或说「日式整理术」),近几年也越来越流行,各种教人收纳整理的书和文章层出不穷,从比较实际的家居整理,到形而上的整理改变思维、改变事业、改变人生 blabla。
然而对我来说,「整理」这个行为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、以及一种可以轻易获得成就感的方式,简单来说就是「爽」,谈不上多么高大上。逃避现实的方式很多,当代人最通常的一种是煲剧,此外还有发呆啊睡觉啊之类的,不过似乎很多人觉得,在逃避之后会感到空虚;获得成就感的方式也很多,可以努力工作获得事业成就感,当代人也会选择健身、做食物、种植物这些业余爱好,不过大部分都很累很困难。而对我来说,「整理」恰好是一种既逃避了现实、又有可见成果、还不算困难的事情,当然,「不算困难」仅是我个人感觉,可能有人觉得其他事情更简单吧,不同的人有不同擅长。
还记得大三时的小组大作业,我们做的是一个拼图品牌的推广,我们的一个出发点就是「拼拼图是一种整理行为」,所以有两句广告文案是「喜欢思考不用思考的事情」、「喜欢发现不难发现的东西」,现在看来,这应该也是「整理」的一些特点吧,当然,拼拼图比普通整理更考验眼力和耐心。
我是特别受不了「无序」的。比如一些名单会有个括号写着「排名不分先后」,但还是会让人思考这真的是随机乱排、还是有什么隐藏次序,所以为什么不能好好按姓名拼音来排呢?还有一些建筑,会跳过 4、13、14 这些楼层,让人不能好好数数,虽然有文化和宗教因素吧,但都什么年代了还迷信这些?
前面提到有的理论会说「整理思维会影响到 blablabla 从而让人 blablablabla」,我暂时体会不到这么深远的影响,就像上学时有的同学笔记做得非常非常整齐,我做整理也只是这样的一厢情愿的自我满足,可能享受的是过程以及完成之后的视觉观感。至于之后嘛,除了一部分经常听的专辑(也就是我没丢那些),大部分都可以说是常年冷藏状态,但有时会突然想听某个专辑,就会翻硬盘来听一听,有人说现在各种网络音乐服务这么发达,但我觉得互联网上的东西,还是太没有安全感了啊,特别是国内这种管制环境下。
虽然我喜欢整理,甚至可以厚着脸皮说一句挺擅长整理,不过有时遇到难以分类的东西还是很头疼。比如说我的电影收藏文件夹,为了方便查找就按照「类型」来建文件夹,然而每部电影可能跨越两三种类型,这就非常纠结了,还好硬盘里的电影很少;还有一些是「时间」与「类型」两种维度都很重要的,到底要按哪个来分类、或是用哪个套哪个,也是很大的问题。大学时我真应该去念图书馆管理学专业的。
这么多年来我得出的一个经验是:整理前期的分类和规范要尽量完美、要尽量能应对不同的情况,不然执行时再修修补补、或者推翻重来,那就是个更大的工程了(突然觉得也适用于写 css)。写出来真的是像上文的「逐个击破」那样简单的一句话,但实际上嘛,看 RP。
6 Comments
你真的好有耐心。
还行吧。
来,一起强迫症
吼啊。
按姓氏排列和排名不分先后没有冲突。排名不分先后是说没有等级差距之分,不会排在后面的比前面的差,按姓氏排列是前者的一个表现方式。
噢是我这么多年理解错这句话的意思惹……